1-6月,舟山市普陀區船舶海工產業集群規上產值95.1億元,同比增長8%,助推轄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個月居全省第一。
一、強化政策賦能,構建綠色發展新機制。建立“1+N”產業政策體系,優化船舶修造業整治提升等專項措施,支持企業自主或聯合研發綠色裝備,鼓勵企業提升LNG船舶、氫能船舶等高附加值業務修造規模。1-6月,發放獎補資金4000余萬元。升級“工業上樓”激勵政策,推動力創智能科技等企業向經開區展茅片區集聚,引導鑫亞、龍山等重點船廠加快“工業上樓”改造進度,力促區域用地集約、產業集聚。今年以來,推動工業上樓面積5萬余平方米。承接綠色修船國際認證國家試點工作,推動萬邦重工與挪威船級社(DNV)深度合作,加快國際綠色修船聯盟實質化運作。目前,發布全省首個《船舶修造企業碳足跡核算與報告要求》市級地方標準。
二、協同研發創新,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制定企業研究院管理辦法,運用財政補貼、人才評定等激勵措施,引導企業整合內外部創新資源,提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能力。今年以來,培育市級企業研究院2家、認定“浙江制造精品”1個。圍繞“AI+修船”技術突破,引導企業聯合研制智能涂裝機器人,推動外板噴漆等領域全覆蓋應用。今年以來,新申報相關專利2件,投用作業機器人20套,較人工節省涂料20%以上。依托智能船廠創新聯合研發中心,搭建覆蓋修造船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培育一批行業示范“智能船廠”。目前,2家企業入選2025年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1家企業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三、加快產業轉型,打造綠色發展新生態。出臺《普陀區船舶修造行業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一企一策”提升行業整體能級。今年以來,環保規范化建設覆蓋90%以上船企,淘汰“低小散”船企2家。加快船舶修造領域設備換新,實施鑫亞公司廠區提升改造等12個重大技改項目,推進鑫泰綠色海工制造與運維基地等項目建設,為產業綠色升級注入強勁動力。1-6月,完成技改投資6.8億元。鼓勵船舶企業攻堅首制首創項目,重點布局甲醇雙燃料改裝、LNG船舶修理等領域,搶占高端市場話語權。今年以來,新增全國全省“首單”“首例”“首批”項目4項。
原標題:舟山市普陀區逐“綠”前行 擘畫綠色修船新圖景
關鍵詞:
新能源,碳足跡,綠色船舶,氫能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hbzhan@vip.qq.com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s://www.hbzh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