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裝置
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裝置
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裝置是以生物接觸氧化池為核心的處理單元,結合預處理、曝氣充氧、生物降解等環節構成完整處理系統。 生物接觸氧化池作為系統的關鍵部件,由填料、布水裝置、曝氣裝置等組成,通過填料表面生物膜與活性污泥協同作用實現污染物降解。其容積負荷可達1.0-3.0kg/(m³·d),處理后出水COD可低于30mg/L,氨氮低于8mg/L。
適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景區、高速服務區等低濃度污水治理,單套設備日處理量可達1-30m³/d,出水穩定達標(GB18918-2001一級A標準),減排效率達:
COD去除率90%;
氨氮去除率85%;
總氮去除率65%;
總磷去除率95%。
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裝置技術: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當前污水處理領域的技術shou選,其核心優勢在于高效處理能力與運行穩定性。
生物接觸氧化法結合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的優勢,通過填料表面生物膜代謝降解污染物,具有容積負荷高(可達2.0~3.0kgBOD5/m³·d)、抗沖擊負荷強、無污泥膨脹等特點。填料需具備高比表面積、親水性及防腐蝕性,常用材質包括陶粒、PVC等。
典型裝置包含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及污泥處理系統。原水經初沉池去除大顆粒雜質后進入接觸氧化池,通過曝氣供氧并使污水與填料充分接觸,生物膜降解污染物,出水經二沉池沉淀后消毒排放。
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裝置結構核心:
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通過曝氣提供溶解氧,使污水與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觸,實現有機物降解、氨氮去除及懸浮物去除。該工藝兼具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優點,適用于中高濃度廢水處理。
裝置組成
初沉池:通過重力分離大顆粒懸浮物,減輕后續處理負荷。
接觸氧化池:核心處理單元,采用梯形填料增加微生物附著面積,通過曝氣促進氧氣傳輸和污染物降解。
二沉池:進一步去除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確保出水水質。
污泥池:收集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循環利用。
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裝置的特殊性:
處理效率高
單位容積生物固體含量可達10~20g/L,容積負荷為3~6kgBOD?/(m³·d),處理效率優于活性污泥法,在0.5~1.5小時內即可完成活性污泥法8小時的處理效果。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具有較高穩定性,對水質水量變化適應性強,尤其適用于處理低濃度廢水。
剩余污泥量少
生物膜通過自然脫落與懸浮污泥保持平衡,無需污泥回流系統,運行管理簡便。
動力消耗低
填料切割氣泡增加紊動,氧傳遞效率高,在相同處理效果下可比活性污泥法節省30%的能耗。
結構優化適應分散處理
改良型設備結合AO工藝與人工濕地,適用于農村、景區等分散污水處理場景,出水可達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
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設備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和改良型AO工藝,其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如下: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s://www.hbzh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